前言
今天要和大家聊聊,編曲(arrange)🔥
- 編曲是什麼?
- 編曲和作曲的差別在哪裡?
- 是不是樂理真的要很好才能夠編曲?
在這篇文章裡,你都能夠找到你想要找的答案。
除了這些疑惑,也會提供你方法,讓你在創作的過程中減少迷失方向的可能性。
內容中也會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,讓你想深入了解,也能有管道能夠繼續學習喔~
編曲常見Q&A
什麼是編曲?
在有了曲有了詞以後,你的音樂大概就有了個軀殼。
接下來你要做的,就是為這身軀殼,注入你想賦予的靈魂。
(形容得有夠中二,但這樣應該聽得懂吧,我也蠻喜歡這樣的形容詞的)
對了,如果你沒有參與到前幾篇所聊的:
音樂製作的流程、作詞以及作曲等相關內容,然後又很有興趣的話,歡迎到那幾篇去看看唷~
編曲和作曲的差別?
在開始之前,還是想先重新聊聊所謂的“編曲”到底是什麼?
其實音樂製作流程這一篇文章裡,已經有聊過編曲和作曲的差別為何。
但這一個問題,是包含我自己,在最開始製作音樂的時候都會有的疑問。
所以我想在這邊重新聊聊:
- 作曲,就是某一天你在上廁所,旁邊什麼設備都沒有(除了廁所本身的echo)。
你無聊的滑著手機,開始哼哼唱唱,唱著唱著就唱出來一句很好聽的旋律,而且是沒有人唱過的旋律。
這過程,就是作曲。
- 編曲,就是你為你在廁所哼出來這段旋律去做編排、加上不同的配器,去讓這段旋律變得更豐富,更完整。
在前幾篇文章裡我有用不同的情境去形容過作曲、編曲的差別,但在概念上都是相同的。
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去看看~
編曲一定要會樂理嗎?
雖然小時候學過鋼琴,但我的樂理基礎實在也不是很ok。
於是在剛開始想創作音樂的時候,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。
擔心東擔心西,遲遲不肯跨出那一步。
其實很多人,包括我自己,對於這問題的回答,通常都是:
不一定。
現在科技發達,就算你對樂理不了解,你還是能夠靠你的耳朵,在編曲軟體上這邊試一點,那邊試一點的創作,只要最後你的音樂你喜歡,那就是好的音樂。
只不過用這樣的方式創作,進度可能會比較緩慢一點。
而樂理,就是一項工具。
能讓你的創作過程更有邏輯性、方向性,最後順利創造出你腦中所想像的樣子。
例如在和弦的編排上,你如果會一點樂理,會比較容易了解其中的奧妙。
不過也是有可能,在對樂理不完全熟悉的情況下能產生出更不一樣的創作也說不定。
但在了解以及熟悉遊戲規則以後,從中去延伸出新的樣貌,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。
如果對製作音樂真的有興趣,學習樂理其實是有益無弊,甚至可以讓你的創作,有較快速的成長喔~
編曲的觀念&大致步驟
每個人對於創作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,所以每個人的作法可能都不一樣,你也可以打造出自己的一套做法。
以下的想法以及相關步驟,都是我個人從剛開始學習到現在,經過很多部youtube教學影片、相關線上課程、書籍、文章還有個人創作所整理出來,一些大致上的觀念。
也是我希望能在自己剛開始創作能給予自己的內容。
提供給你做參考,希望能幫助到你。
確認你想呈現的相貌/風格
“通常“到了編曲這一個階段,詞曲已經有了大概的樣貌。
(除非你跟我一樣喜歡從編曲開始做搞死自己)
你可以跟著歌名、歌詞、旋律給你的感覺和作詞、作曲人討論,一起去想像一個情境。
例如我今天收到了一首歌,歌名叫做:stubborn(倔強的)。
我就會先去了解作詞人、和作曲人在開始創作這首歌的:
- 想法是什麼?
- 為什麼取了這個名字?
- 裡面有什麼故事?
- 是個很倔強的人?還是針對倔強這個性格?
- 因為什麼而得到了靈感?
等相關問題。
如果你就是身兼作詞、作曲、編曲的那個人,那你在一開始應該就對於這首歌有稍微的想像了。
找到一首和你的呈現風格相符的歌
在創作這個領域,要找到一個方向,就需要一個Sample。
在確認你想要的風格之後,用你的感受,去聯想和你想呈現的樣子類似的歌曲。
可以找個三四首,即便風格稍微不同,但如果有你覺得適合元素,也可以算進來沒關係。
拆解該歌曲所使用的相關元素
接著就使用我在音樂製作流程這系列,每一篇都有提過的方法:
拆解歌曲,並分析它。
可以依據以下幾個元素當作參考,來分析這首歌:
- 速度、拍號
- 段落安排
- 每個段落的和弦配置
- 每個段落的配器使用
- 不同和弦、配器的節奏
以上是我個人比較常抓出來分析的的元素,如果你們還有其他覺得可以抓出來的元素沒有在上面,歡迎留言或是寄信告訴我!
拜託拜託🔥
該方法來自於 好和弦:沒有靈感怎麼辦 的教學影片。
在上一篇文章我也有提到過這個頻道。
作為一個免費的音樂教學頻道,真的非常推薦給每一個想學音樂製作的人。
從樂理相關到音樂製作設備,通通都有影片為你解說!
不用擔心會有艱深的專業用語會聽不懂,除了內容精簡、用詞簡單以外,搭配的圖片也是非常的清楚明瞭!
如果你還沒有任何購買線上課程學習的預算,非常推薦你從好和弦的頻道開始學習唷!
段落的編排
段落的編排,影響到的會是整首歌的情緒起伏。
可以跟著歌詞裡的故事去做配合,來營造出故事裡會有的感覺。
以上是偏感性的說法,如果以理性的角度去做編排,你可以依據你安排出來的段落,來做一個配器的分配。
例如你今天的段落為:
- intro 前奏
- verse 主歌
- pre-chorus 導歌
- chorus x2副歌
- inter 間奏
- verse 主歌
- pre-chorus 導歌
- chorus x2 副歌
- outro 尾奏
你可以先以其中一個段落當作標準,預估它大約會用多少配器來呈現。
如果用配器太難衡量,你可以用類似電動裡會出現的血條或是趴數來當作一個比例(或者是類似的東西都可以)。
範例:
- 前奏 10%
- 主歌 30%
- 導歌 50%
- 副歌 70%
- 間奏 60%
- 主歌 50%
- 導歌 60%
- 副歌1 80%
- 副歌2 70%
- 尾奏 50%
本身想呈現的風格再配器的選擇上會有很大的關聯性,千萬不要為了趴數就狂加猛加,結果忘記自己原本想呈現的,只是一首溫柔清新的音樂而已。
配器的選擇
注意各類配器的頻率
不同樂器會有不同的頻率分配。
例如貝斯屬於低頻、hi-hat會屬於高頻類等等。
很多時候,靈感爆發,大腦會控制你這裡應該加點什麼,那裡應該加點什麼。
原本想像的音樂是非常澎湃有感的,但最後聽起來,卻都糊在一團,什麼樂器都聽不見。
導致這種情況的其中一種原因,就是類似頻率的樂器都放在一起,讓他們都打在一起,誰也聽不到了。
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:
- 就要先確定想突出的主角(配器)是什麼
- 了解該主角(配器)的頻率大約落在哪邊
- 開啟編曲軟體內的EQ(下一篇章會提到💥)
- 適當增加/減少各種配器的頻率
通常來說編曲常用到的配器
不是每一首歌都需要這樣的樂器配置!
不是每一首歌都需要這樣的樂器配置!
不是每一首歌都需要這樣的樂器配置!
還是強調這一點,因為怕如果用了什麼編曲必用等等的字眼,會侷限大家的創作。
之所以提到這些配器,只是讓大家了解,絕大多數的音樂裡,有使用到的配器有哪些,若不知道自己的編曲應該使用什麼配器,也可以用這些配器來當作參考。
- 鋼琴
- 吉他
- 爵士鼓
- 貝斯
絕大多數的流行音樂裡,都會含有以上四種樂器。
如果對於配器的分配還不熟悉,建議可以從這四項樂器開始學習。
就拿我本身來說,最開始也都是用鋼琴來編和弦,在開始做延伸的。
近期 O.U Music 平台推出了全新的訂閱制學習計畫,主打主打每日只要49.9元的價格,即可觀看 O.U Music 全平台的音樂線上課程一整年。
從初階入門到進階課程都涵蓋在內,包含上述的編曲配器拆解分析。
更多關於訂閱制學習計畫的相關介紹,可以前往先前撰寫的文章閱讀!
如果你對訂閱制學習計畫有興趣
現在只要輸入我的折扣碼:summer2024
年費還可以再折抵1600元唷
結尾
希望看完這篇文章,能讓你們對於編曲的一些相關的觀念有增加一些了解。
甚至能讓你們在創作上迷失的時候,能夠找到一個方向。
願大家都能創作出自己喜歡的音樂,獲得成就感。
祝創作順利!